[ Post by 黃大丙 (2000.04.15原稿)(2000.04.27補充) ]

油料在進入汽缸燃燒之前,必須先經過一段霧化的過程,將油與空氣混合變成油氣以利燃燒。而這霧化後的油氣濃度,就稱為混合比。

混合比又稱"油氣比",但英文的寫法是"A/F",即Air/Fuel,空氣對燃油的比例。正好和我們習慣性的用詞"油氣比"(燃油對空氣的比例)是相反的,所以在講混合比的值高低時,特別容易發生誤解的情形。為了避免這種情形,大丙在寫文章時習慣講"混合比"而不講"油氣比";提到濃度時盡量以油氣"濃"或"淡"來形容,若是講"高"或"低"時則指的就是A/F比而不是"油氣比"。所以油氣"濃"時,油多空氣少,A/F比值"低";相反的,油氣"淡"時, 油少空氣多,A/F比值高。這點是我必須對各位先說明的。

混合比的不同對車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油氣過稀,引擎容易過熱,易導致熄火甚至縮缸的情形。 油氣過濃,較耗油,熱車後容易熄火、長久下來易使引擎積碳,而積碳太過嚴重時也容易導致引擎過熱。所以過稀或過濃都不是件好事,尤其過稀的時候更是直接會有不良的影響。

如何瞭解混合比是否正確呢?最簡易的方式,就是從火星塞的顏色來判斷。拆下火星塞,看看火星塞的電極部分:
油氣過稀 -- 白色(或淺棕偏白色)

油氣正常 -- 棕色
油氣過濃 -- 黑色(深棕偏黑色)
這樣的方法可以依燃燒狀況大致看出混合比正確於否。

在化油器上影響混合比的因素有很多,但一般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化油器上的混合比螺絲了。這是最簡單的混合比調整方式,一般講調整混合比,也多指的是混合比螺絲而言。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只講混合比螺絲的原理和調整方式,其他牽涉到混合比的因素就暫時先不討論,以免初學者不知從何著手。這部分的問題我會再另外寫一篇混合比進階觀唸的文章來說明。

混合比螺絲位於化油器上,在化油器外殼上就可以找得到,通常都是一顆小小的一字形平頭螺絲(比較大可以用手轉的通常是怠速螺絲),不過也可能有例外,視車種或化油器形式而定。

混合比螺絲是怎樣達到控制混合比的作用呢?這要先從化油器的結構說起,化油器的中心部位是中空的,這是化油器的基本構造,空氣會從這個地方快速流過,經過油嘴將油料吸上來,達到油氣霧化的功能。依這基本構造而言進氣量和進油量的比例是不太容易去調整的,所以一般的作法會在外側的地方另外再設計一個小小的空氣通路,讓空氣也能夠同時的經由這個空氣通路導入,然後在這空氣通路上作一個小小的閥門就可以控制這個旁路空氣通路的進氣量多寡,達到調節混合比的目的。混合比螺絲就是位於這個空氣通路上作為閥門的用途,藉由調整混合比螺絲旋進旋出的方式,就可以達到閥門不同開閉程度的作用,來調節旁路空氣的導入量。

所以依這種構造而言,混合比螺絲"順"時針轉時會將螺絲轉"入",旁路空氣的通道會變窄,進氣量變少,油氣就變濃(A/F降低);混合比螺絲"逆"時針轉時會將螺絲轉"出",旁路空氣的通道會變寬,進氣量變多,油氣就變稀(A/F升高)。

還有另外一種構造和上述構造是相反的,它不是用旁路"空氣通路"的方式,而是在化油器外側的地方另外再設計一個小小的旁路"油路",利用旁路的進油量來調節混合比。將混合比螺絲設計在這旁路油路上,藉由調整混合比螺絲旋進旋出的方式來控制旁路進油量的多寡,同樣的也能達到控制混合比的目的。這樣的構造再調節混合比濃淡時,混合比螺絲的調整方式就正好相反:混合比螺絲"順"時針轉時會將螺絲轉"入",旁路油路的通道會變窄,進油量變少,油氣就變稀(A/F升高);混合比螺絲"逆"時針轉時會將螺絲轉"出",旁路油路的通道會變寬,進油量變多,油氣就變濃(A/F降低)。不過這樣的設計好像比較少?大丙拆過化油器的車種不算多,我見過的只有國產的FZ/R150是使用這樣的方式, 一般車種應該還是以上述的旁路空氣通路方式來作混合比螺絲控制較多。

一般流傳的混合比調整方式是這樣子的(大丙從國中時代開始看雜誌等等的都是用這種調法,但我不清楚原理),先將混合比螺絲順時針輕輕的轉入到底,再逆時針回轉一又二分之一圈就差不多是合適的混合比位置了。若要更精細調整的話,可以先將怠速調整到1300轉左右,然後左右的微調混合比螺絲,調整時怠速會升高或降低,就把他調整到一個怠速會最高的地方為止。然後再把怠速降回你認為合適的轉速,這時再去轉混合比螺絲的話應該不管逆時針或順時針調整,轉速就會下降,這樣的話就是最佳的混合比了。

你可以試試上面說的調整方法,因為這是大部分人所使用的混合比調整法。但我真的不知道這種調法的原理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調就一定正確。

大丙自己在調是寧可用比較麻煩的方法:看火星塞顏色來調。若是混合比螺絲亂轉過就先轉回到回轉一又二分之一圈的位置,然後火星塞清乾淨,車騎個一陣子(或啟動讓它怠速運轉個半個小時),再來看看火星塞顏色。顏色太白就調濃些,太黑就調淡些,起碼有個理論基礎心裏感覺比較踏實。不過我這樣調真的蠻麻煩的,每調一次之後,就要重複著"清火星塞頭--車騎一陣子--看火星塞顏色"的步驟,調到合適的位置往往都要弄個好幾次才行。而且用這種方法調整的最主要缺點,就是騎車"燒火星塞"時還不能用太大的油門開度,不然火星塞的顏色可能會不準確,這樣騎起來也蠻不愉快的。(這是因為其實混合比螺絲只對中低油門開度時的混合比影響較大,高開度或高轉速時混合比螺絲對混合比的影響就比較小了)

不管怎麼說,上面所說的調法都只能算是土法煉鋼,算不上是精準的調整。要認真調起來,還是得靠儀器來測排氣,藉由測出來的數值看看油氣燃燒的狀況,並配合油門的反應來調整才是正途。但是要靠儀器來調整別說我們自己玩車的人,甚至大多數的車行也都不可能作到。所以大丙覺得混合比這東西沒事還是不要去亂動,除非車況真的不好,或火星塞反應出的顏色明顯不對,或是引擎或化油器改裝過必須調校,或抱著玩車的精神願意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慢慢調整,或是真的有好的環境有儀器、技術來搞,不然車況正常的話就盡量別去動它。

(2000.04.27補充)

以下是SDG對本篇文章作的補充:

大丙:
關於混合比的文章中,應為"氣-油比"(Air/Fuel ratio)才對,在機械上A/F ratio(氣-油比)跟F/A ratio(油-氣比)都會見到,只是在國外較常用的是A/F ratio(氣-油比),但國內一般講的都是F/A ratio(油-氣比)較多。
--------------

大丙以前大都看翻譯書,所以不知道還有寫F/A比的 , 然後以A/F來講,中文"氣油比"唸起來怪怪的(汽油比!?%$#@)..所以...^_^
謝謝SDG啦!^_^


--
  ,___,
  / ___ \  當秋風吹起了落葉         DABINN HUANG
  ~\*_*/~   彎道的盡頭          極 惡 魔 丙
  \_____/  只留下魔鬼的背影        Powered by DSTUDIO